齊魯文化
在山東龍口民間,新媳婦有“送端午”的習俗。新媳婦結婚后的第一個端午節,娘家媽媽會準備好若干粽子和火燒,讓新婚夫婦給就近的親戚家送去,這叫“送端午”。
因為“端午”與“耽誤”諧音,“送端午”的意思是讓小兩口別耽誤了生孩子。粽子要帶棗的棗粽子,寓意“早生貴子”。送火燒則是祝愿小兩口往后的日子圓圓滿滿,越過越紅火。由于怕“耽誤”了,所以小兩口一般是在端午節前十幾天就開始行動了。娘家婆家、叔叔伯伯、姥姥舅舅、七大姑八大姨,凡是長輩親戚一個也不能少,包括結婚成家的哥哥姐姐都一一拜過。一來為了“應節兒”,二來怕漏掉一家被人家“挑理兒”,說年輕人不懂事兒,沒有教養。收到禮物的人家都會送上“來年生個大胖小子”一類的祝福,讓小兩口聽了美滋滋的直道謝。
除此之外,當地五月初一這天還有過“小端午”的習俗,細究起來,就如同春節前臘月二十三的“小年”一樣,是為了給正式的端午節打個前站。在“小端午”的前夜,人們把采回來的艾子用紅繩系好,在半夜12時左右掛在門外,來達到辟邪驅鬼、鎮宅驅魔的目的,以求家人平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