齊魯文化
踢毽子,毽子有多樣,踢法有多種。從前之毽,多以軟皮革縫裹一稍厚的銅制錢,上面再縫一豎立皮管,管中插雞毛撮(中間插絨毛,四邊用翎毛裝飾),名為雞毛毽。裁紙為條,插入銅制錢方孔中做成的,名為紙毽。近年流行的毽子是用六塊彩色布縫為立方,中間裝砂子或玉米粒。毽子的踢法,簡單的,以次數多少決勝負;復雜的,編左踢、右踢、左尖、右尖、左拐、右拐、剪子股、眼鏡等動作成套比賽。清朝山東棲霞籍學者郝懿行記當時踢毽的情形是:“三四人入局,對踢承乘,比應宛轉回翔。”
跳繩,古稱“跳百索”。有二人搖繩,一人或多人跳的,有一人跳的,有一人跳前面帶一人或前后各帶一人的各種跳法。以一人獨跳變化最多,有雙腳跳、單腳跳、邁門坎、麻花陣、旋風、倒掄繩、跑跳、蹲跳等花樣。
跳方,又稱蹴瓦、跳房。在平地上畫并排五六個大方格,二人或四五人參加,依次出場。用一碎瓦片,稱為“瓦兒”,或用布毽代替,此時也叫做“瓦兒”。拋“瓦兒”于第一格,單腳跳動,蹴“瓦兒”向前,一格一格跳過,行進中“瓦兒”壓界線,名為壓杠,腳踏界線,名為踩杠,雙腳著地,名為腳落地,跳至一格,腳動二次,名為活動腳,都算犯規(“壞了”),犯規即出局等待下一輪。按規則跳完一個來回,即算跳完一格,再拋“瓦兒”于第二格,由第二格蹴瓦向前。跳完全部格子,取得資格,背對房格,將“瓦兒”由頭頂向后拋出,名為背瓦,“瓦兒”落在哪一格,哪一格即為勝者的“房子”,勝者在這一格畫上記號,名為“蓋房子”,此后勝者再跳至自己“房子”的一格時,可以落腳休息,而別人必須蹴瓦跳過這一處“房子”,若“瓦兒”落在別人的房子里,或壓了別人“房子”的界線都算犯規。背瓦時出界或壓杠,也算犯規,當次所跳格子無效。最后以蓋“房子”的多少排名次。
拾石子,又稱拾子兒、拾磨個、抓骨拐、拾節骨等。一般用五只磨光的石球或豬腳骨為玩具,玩法多種,玩時伴之以歌謠,節奏分明。流行在龍口民間的一種玩法是:“窩一窩……”將手中的五個“磨個”中的一枚(這一枚稱為“頭”或“俏兒”)拋向空中,而將其余四枚放在地上,騰出手來接住空中落下的“俏兒”,再唱“窩二圓……窩三團……”每唱一句,即拋“俏兒”于空中,趁間以手撥地下“磨個”,使其中三個成靠緊的“品”字形,然后接住“俏兒”唱“窩成哥哥……一上”,唱這句時,拋出“俏兒”,拾起地上另一個“磨個”,摞在“品”字上,接住“俏兒”,再唱“窩成哥哥二拉杠--”,唱時低低拋起“俏兒”,手心向下,中指下彎用食指和無名指接夾住“俏兒”,再唱“打倒--一盤個--”,唱時,甩出“俏兒”將摞起的“磨個”打倒,再拾起“俏兒”,拋起,抓起地上四個“磨個”于手中,再接住“俏兒”,五子在手,即為“滿一盤”。若唱出一句沒有完成相應的動作,或者“俏兒”落地,都算“壞了”,罰當次出局,等待下輪。如此反復比賽,最后以完成“盤”數的多少排名次。
摸白菜,參加人數不限,先抽簽選一人為“當家的”,選一人為“鷹”。“當家的”摟“鷹”于懷,坐地上,所坐之處即為“家”。準備就緒,其余所有參加者站“家”前齊聲唱謠:“踩白秸,摸白菜,摸摸哪兒再回來?”“當家的”即指前方某物,如墻壁、槐樹、草垛等,唱答:“摸摸××再回來!”參加者即跑去摸摸所指之物,返回,“當家的”問:“好了嗎?”眾答:“好啦!”“當家的”說:“好了放鷹啦?”眾答:“放吧。”“當家的”即松手放“鷹”出來。“鷹”可追拿參加者中的任何一人,大家則紛紛奔“家”,在被“鷹”追上之前,用手拍到“當家的”就算到“家”,“鷹”即不得再追,到“家”之前被“鷹”追上抓到,這一局就算結束。重新開始時,上一局被“鷹”捉到的人做“鷹”,上一局的“鷹”改做“當家的”。
打尖,男孩的游戲。2~4人參加,用一根拇指粗、3寸長的圓木,兩頭削尖,即為玩具“尖”,再找一根一尺多長的木棍做“板”。在墻根下畫一個“鍋”,或方形或圓形,在距“鍋”2米左右處劃一道“兌尖”線。游戲開始,“亮片”分幫,“剛均寶”分先后,再約定“滿盤”的“丈數”。甲方打,乙方一人站在兌尖線上向“鍋”中投“尖”,投在“鍋”內成死局,換乙方打。“尖”三分之二在“鍋”內為一點,三分之二在“鍋”外為二點,全在“鍋”外為三點,每一點打一“板”,打時用“板”“砍”“尖”的一端,使其躍起,趁勢于空中擊打,打得越遠越好。打出的“尖”離“鍋”不足一尺為敗局。打得遠了,由打的一方“要丈”,比如甲方要一丈,乙方無異議,就說:“準了。”乙方不同意,就要丈量,一E2D5加一“板”為一丈,量過,要數過高則受罰成敗局。誰先打滿規定的丈數即為勝家。
炸果果,二人對面站立,兩手相牽,抖動出節拍,齊唱:“炸,炸,炸果果,腰里一個鐵索索。翻開,掉開,吱吜,過來!”唱最后一句時,牽著的手舉過頭頂,各個后轉身,變成背后拉手的姿勢,謂之“變老虎”。
背張哥,二人背貼背站立,以臂肘在身后相挽,互相背起放下,動作有節奏,伴之以歌謠:“天上是啥?”“星星。”“地上是啥?”“燒餅。”“水里是啥?”“水老鴰。”“得兒呱兒,反過來你背背我吧!”
其他游戲還有磨悠轉兒、B63F緊緊、斗拐、三角斗、叮噹油、轱轆鍋、擠加油、拉拉秧、木頭人、踢盤盤、割韭菜、殺羊羔、扯皮條、打瓦(打閻王)、打片兒、老鷂叼雞、小雞趕火燒、摔洼洼、打猴、打觀音鼻子、挑急急令(跑急急令)、拉鋸、打黑驢、占地窩、騎馬打仗、跑十步、夾棍、打洋片、飄窩、彈彈兒、數蜻蜓判、打猴(打皮猴、打懶老婆)、打冰溜滑、馬虎叼羊、溜鞋底、跳龍門、指星勾月、吊老鷂等。